Skip to content

島島啊呷|用在地蔬食料理,傳遞植感力量—蔬食魔法師梅玲

島島啊呷 – 綠色夥伴系列專訪 01
文/高穎婕

島內散步企劃「食食在在過生活」食物議題專案,希望從食物推廣「永續生活」:透過當季當令食材的純粹美味,從「吃」感受生活的美好,有意識選擇對自己好、也對地球好的飲食方案,食踐「吃在地、食當令、適量吃、分享食」。


首位要介紹的島內散步綠色夥伴,是新竹峨嵋路線「大地蔬食餐桌」的設計者,回溯島內散步十週年食物主題路線中,那一格格精緻的九宮格蔬食餐盒,便是出自這位「在地好手」,她是「雪山手作坊」的主理人陳梅玲。

英文名字和亞瑟王傳說中的「Merlin」同名,不知是巧合還是天命,一樣樣在地食材經過她的巧手,就能化作一道道精緻小巧的蔬食料理,好似被施了魔法。致力創意素食研發10年、經常在粉專分享各色蔬食小點,梅玲強調:「我把自己定位成蔬食創作者,而不僅是廚師(生產者)。」以視覺藝術、風味層次、營養均衡為主軸,擅長藉由「當季當令食材」獨特的風味,創造出人意表的配對。

島內散步十週年食物主題路線,九宮格蔬食餐盒。

開啟蔬食料理的契機:「吃蔬食,是我維持平衡,與順應自然的方式。」

回溯蔬食料理的初衷,梅玲笑說一切都是誤打誤撞:「我是先成為素食者,才成為料理者的。」原先不特別偏好肉食的她,更因為一些畫面不喜歡吃「有形體」的食物,無論受電影《星際戰警》中一幕地球人吃人的畫面刺激,或發現小吃攤的盤中飧是前一刻放生的動物,又或是不捨搖著尾巴的快樂動物被宰殺、和目睹烤雞攤旁的活雞,這些無力感都讓梅玲感慨:「看著同伴被烤來被吃,光想我就覺得牠們精神分裂,然後我們一直在著這些吃精神分裂的雞。」

「後來回想,這些都是讓我成為蔬食者的契機,我本身也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,很好奇吃蔬食會造成改變什麼。」回到台灣,因為朋友的分享,她開始嘗試蔬食飲食,想讓生活變得更好。

集合生命經歷與反思 用蔬食傳遞療癒

幾乎不重複的蔬食料理,充分展現她獨特的性格與堅持,想法異於他人的梅玲悠悠地說:「我很小就開始想,人存在到底有什麼目的、為什麼要活著?」即便就讀觀光科系,她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探詢生命的意義,走遍台灣、中國上海等地,曾在旅宿業、公關公司、麵包店就職,從策展企劃、工程製圖、切割機驅動軟體、到為藝術家曝光作品集,看似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工作內容,卻是堆疊生命厚度與激發創作的重要元素。而蔬食料理,正是她揉合生命體驗的想法貫徹、與抒發創作的平台。

喜歡開疆闢土的她,將這樣的冒險性格歸結於客家人的身分:「我覺得客家文化對我的影響,是給我客家精神。它是很多元的族群,即便不斷被迫遷移、取得的環境資源沒那麼好,但為了生存,善於適應多變。」家中八個小孩,排行最幼的梅玲即便成長環境刻苦,從小學就必須開始學煮飯,但她坦然接受生命給予她的歷練。

出生在新竹竹東軟橋里,擁有客家血統的她,蔬食料理卻常融合異國元素。日系的「最中」、印度的「球餅」,都是承接多元想法的特色「容器」。梅玲分享:「我覺得蔬食需要活潑,既要營養多元,又要能激發想像力。」這些異國元素的加入,不僅做到調味變化,也讓食物成為料理者與品嘗者的摩斯密碼,她這樣比喻:「食物呈現的,就是我內在的世界,我希望讓吃的人帶回生命中,激發他去想很多事,擴大他內心世界的質與量。」透過蔬食飲食實踐,梅玲更希望這些料理可以療癒人心,甚至改變生命的質量,成為一個正向的循環。

印度球餅/搭配酪梨季節,推出綠豆仁蘋果酪梨最中。

願蔬食料理 能像雪山融水般純粹

回台灣前,梅玲也曾在雲南待過一段時間,粉專「雪山手作坊」的命名,便來自雲南生活。「在雲南和新疆,水的源頭都是來自雪山融水,我希望料理與食材也能像雪山,回歸源頭,使用有機、自然農法、無汙染的方法。而我也認為做任何事情,都要回到最初純靜的狀態,比較利己又利他,也是我做菜的出發點。」

繞了一圈,家是起點也是終點,回到台灣,地方上沒有太多蔬食選擇,料理方法較油膩、食材未經慎重挑選,因此帶著小孩一起茹素的梅玲,開啟做菜的念頭。

自幼的作菜經驗加上創新的性格,梅玲幾經朋友鼓勵,開始嘗試做蔬菜與他人分享,自此邀約不斷,讓她獲得很大的成就感,曾有一間知名素食餐廳老闆對梅玲的菜給了很高的評價:「妳的菜,沒有廚師的味道。」自此,跟著家人從事手工床業的梅玲,開始全職投入蔬食研究。

不同的料理元素,也來自經驗累積與精益求精。「也許我比較站在研發者角度做菜,比較沒有限制,一般的素食業者比較難考量營養、很多都經過油炸,但我的蔬食料理,一定要兼具『好吃、營養、好看』三個元素。」

多變的蔬食創作,不變的共通點是經常使用「在地當令食材」,也因而結識很多地方農人,農忙時期,經常可見梅玲支援地方農事的身影,也透過蔬食料理融入在地食材,為農人發聲:「我認識很多農夫,希望透過友善農法保護環境,我很希望他們被看見。」

從蔬食的購買者,到融入在地小農的社群,實際感受新鮮可見的食材從土地長出的過程,她觀察與土地近距離接觸後,對做菜有了更多啟發,從了解耕作者、土地、食材的特性與生長環境,更能知道與食材結合,從源頭連結,如同雪山的命名追本溯源。「廚師若沒有跟土地接觸,做出的菜會有距離感。」梅玲如此說。

食物小旅行,一面享用蔬食餐盒,一面聆聽主廚說菜,介紹在地食材。

食物的療癒記憶| #蔬食創作常備食材,源自 #爸爸的那袋百香果

每個療癒人心的人,背後常有一個帶給他們療癒的源頭,而帶給梅玲療癒感的,就是父親。專訪過程,她多次提及父親對她的影響、以及食物之於與家的印象。在林業盛行的竹東長大,梅玲追憶道:「小時候,爸爸在山區擔任伐木工,一兩個月才會回家一趟,每次都像小叮噹,帶回很多鎮裡、山裡的食物,我都會很期待!」食物對他們來說,就像家庭情感聯繫的信號,不需特別言語,就能透過「分享食」傳遞彼此的善意與溫暖。

有很多人喜歡吃小時候吃過的東西,因為那些食用情境,多半是來自家人朋友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回憶。「有時間的父母,經常是做好菜,留菜給小孩;沒有時間的父母,才是留錢。」梅玲有感而發,食物不只帶給我們溫飽,滿足口腹之慾,還有情感連結的作用。

而在父親帶回來的那些食物裡,最讓她印象深刻的,是一大麻布袋的百香果。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家中有八個小孩相爭食,梅玲回憶道:「每次爸爸帶回百香果,都會被做成冰棒冰在冰箱。為了防止家中小孩偷吃,那個冰箱還要上鎖呢!是很珍貴的食物。」美好記憶中甜滋滋又少見的特殊風味,讓梅玲直到現在,都經常使用百香果入菜。

加入百香果,做成「芒果百香堅果奶、百香檸檬、酪梨蘋果百香堅果奶」的植物奶冰棒。

關於食物的記憶,有溫暖也有悲傷,梅玲回憶以往還會吃葷食的時候,很喜歡豬肉乾。「那是過年才會出現的珍貴食材,因為客家人很節省,這麼珍貴的食材,一定要全員到齊才能分食。」某次家人們本著貼心,不打擾先就寢的梅玲逕自分食起肉乾,卻被還沒睡著的她瞥見,甚感傷心,「說來好笑,那時候我好生氣喔,覺得被家人背叛了,在我的潛意識種下一個信念,『睡覺會錯過很多很美好的事情』,所以我很不喜歡睡覺,哈哈哈!」

逗趣地分享由食物而來的兒時回憶,也讓她發現,食物可以看見人們的關係,「所以我送人禮物,很習慣送我做的東西,來表達我的重視;小孩考完試,也常做幾道好吃的料理犒賞她。」食物既是家庭裡交流的元素,也是表達情誼的信使。

梅玲經常在社群分享為孩子準備的蔬食便當,即便蔬食料理也可以很豐富好吃。

最喜歡的一道菜|#爸爸的客家粽、#尋尋覓覓的糙糯米

除了百香果,父親做的客家粽,也讓她難以忘懷,甚至迷戀上「糙糯米」與「菜脯」的風味。相比閩南粽直接用水「煮」熟,客家粽的作法,會先將生米泡爛,炒到八分熟,再加入肉、香菇、菜埔等餡料後蒸熟,「我喜歡那個菜埔散發出來的香氣,還有粒粒分明、Q彈的米粒。」此時的梅玲,彷彿回到那幼時趴在灶旁等待蒸籠掀開的小女孩,語氣中充滿殷殷期盼,這樣的家庭記憶,也造就她不好白米、更喜歡有口感的糙米。

喜歡糙糯米,也跟在雲南那段日子有關,「那時候我有養一批馬,馬吃東西的時候,咀嚼的很大力,看起來感覺很好吃,我就也嘗試性地抓一把生米起來嚐鮮,那個味道趨近米做的糌粑,也因為這段經驗,讓我愛上食物最原始的味道。」

雲南那一口米的純粹,成為返台後持續尋找的思念,多年來反覆用蕎麥、白米、糙米進行烘烤實驗未果,卻在地方上的「爆米香」小販前,巧遇一位捧著自家種植糙糯米的在地農人,蹦的一聲香氣四溢,也讓她欣喜若狂:「我很確定,那就是我一直想找的味道。」巧的是,糙米保留米完整的營養成分,麩皮含有B群,對吃蔬食的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營養攝取,這一切,就像是蔬食者的最適組合。

改變生命質量 #就從每日三餐開始!

從注重吃巧不吃飽、喜歡「吃精緻」的階段,再到雲南生活的啟發以及和農友的接觸,她迷戀上從土裡長出的食物,和原型食物的美好,發現「好食材,只要透過簡單的料理,就可以很好吃。」不斷地開創,再回歸一切的源頭,追尋食物的原味,有意識地選擇對自己生命質量更好的食物選擇。

也因為蔬食習慣,讓她發現身體在更無負擔的情況下,更能夠專注當下、清楚地捕捉思緒、察覺靈感,正向激發對蔬食料理的創作。

喜歡挑戰的梅玲,除了蔬食創作,在社群上,也可以看到她彈古箏的身影。

「我覺得一個主廚不要只是會做菜,而要博學多聞。」梅玲持續接觸不同事物,激盪創作靈感,即便自認沒有音感仍報名古箏班,全是因為「喜歡比較少人接觸的」,也希望透過不擅長的事物鍛鍊心性。每月主辦融合音樂、品茶、與哲學的蔬食小旅行,偶爾去到沒去過的餐廳,保持外在刺激,而後她發現,一切終究需要回歸內在,也期待用書寫與影像紀錄蔬食創作,「希望用蔬食料理,作為與大家分享的媒介。因為人每天都需要吃三餐,吃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。

梅玲分享:「我自己的生命歷程,因蔬食有很大的翻轉,幫助我走過許多挫折。很希望大家給自己一個機會,嘗試這樣的飲食習慣,一個小小的改變,可能影響我們生命的質量。」


送給島內散步粉絲一道菜

A:在現在這個季節,若要滿足好看營養好吃,以及送人需要冷藏的需求,我會推薦

泰國皇家點心-露楚
推薦原因:「椰汁綠豆沙在塑形階段,需要沾五次寒天,很厚工但也很慎重,可以傳答我的情意,而且可以冰起來保存。」

加碼推薦-法式檸檬脆餅(甜)/黑胡椒亞麻子脆餅(鹹)
推薦原因:「既然都要吃了,需要什麼營養,就都給他加進去(笑)」


旅行中體驗蔬食生活|新竹「鵝」眉・大地蔬食餐桌計畫
客製永續旅行歡迎預約
更多食物主題小旅行


《延伸閱讀》
島島啊呷」線上內容策展,取台語諧音「慢慢吃」,希望邀請更多人響應「慢下來享受食物、用心選擇好食物,就是『食踐永續生活』的新態度」;從「食材」帶看見地方風土,藉由「綠色夥伴專訪」讓更多人認識地方經營理念和推動綠色飲食的理想。

關聯文章:
島島啊呷|在關渡平原,孵一座蛋雞的快樂農莊—北投隨野家
島島啊呷|用食物翻譯宜蘭風土、傳遞愛的「美虹療癒廚房」
島島啊呷|走入全台最少人村莊!童青銀扭轉併村廢校,共創金牌生態農村

No tours found